【来 源】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血。
【功 效】
养血益精、行血祛瘀、消肿疗伤。
【主 治】
治虚损腰痛,心悸,失眠症,肺痿吐血;崩漏,带下。
【性味归经】
①《日用本草》:“味甘。”②《医林纂要》:“咸,热。”
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2钱。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
宰鹿时取血,风干成紫棕色片状即成。
【考 证】
出自《千金. 食治》。
产地有吉林,辽宁西丰开原抚顺
食疗价值
鹿的血液。宰鹿时盛取血液,风干成紫棕色片状用,亦可鲜用。
味甘、咸,性热。能益精血,补阳气,止血。用于精血虚亏,阳气不足,头昏耳鸣,心悸短气;体倦乏力,肢体欠温或崩漏失血,吐血,鼻衄等。可用本品研细末,用酒调服或以酒送服。每次可用3~6g。注意事项同鹿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