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茸鹿资源的现状及其开发利用前景的相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1-03-14 10:25
鹿类资源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可分成16个属,78个种(含麝)。目前认为世界上的鹿种及其亚种在100个以上。我国是世界上鹿的种类和数量分布最多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有10个属19个种:如梅花鹿、马鹿、白唇鹿、驯鹿、毛冠鹿、水鹿、驼鹿、麋鹿、坡鹿等,毛冠军鹿为我国所特有。中国是世界上驯养鹿最早、历史也最悠久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400年殷纣王时代就建筑有“大三里、高千尺”的大鹿苑,开始放养鹿,以供观赏、狩猎等。建国后,我国茸鹿养殖得到了快速发展,全国现存栏数量近180万头,鹿的种类主要有:梅花鹿、马鹿、驯鹿、白唇鹿、水鹿、坡鹿等,我国的茸鹿资源主要是梅花鹿和马鹿。

    1 我国茸鹿资源现状

    1.1  梅花鹿资源

    我国的梅花鹿资源比较丰富,人工养殖量占鹿类养殖总量的4/5,约120万头,在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过程中,梅花鹿体形变大,通过多年人工饲养和科研人员的努力,我国已成功培育出遗传稳定的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东丰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双阳梅花鹿、西丰梅花鹿和长白山梅花鹿。在产茸性能上有明显的提高,对保持梅花鹿的优良特征特性、促进我国养鹿业和提高我国鹿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1.1.1  四平梅梅鹿

    四平梅花鹿原产于吉林省四平市,经过4个世代28年的连续选育而形成新的梅花鹿品种,是较为高产的平原型梅花鹿种。2002年通过国家家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无肩峰,胸宽深,角柄端正,茸主干粗短,嘴头粗状上冲,呈元宝形;夏毛以赤红色为主。上锯三权鲜茸平均单产3.25kg,鹿茸优质率85%。经产母鹿受胎率95%,繁殖成活率85%;初产母鹿受胎率90%,繁殖成活率78%。

    1.1.2  敖东梅花鹿

    原产于吉林省敦化市,是我国寒冷山区梅花鹿品种,2002年通过国家家禽品种委员会审定。体形中等,体质结实,夏毛呈褐色。成年公鹿体重约为135kg,成年母鹿体重约80kg,平均鲜茸为3.34kg,成品茸为1.21kg。母鹿性成熟期为16个月龄,公鹿生产利用年限平均为5.8年。

    1.1.3  东丰梅花鹿

    东丰县是我国人工驯养梅花鹿最早的地区之一,是我国梅花鹿养殖业的主要发祥地。“东丰梅花鹿”1985年曾通过了农业部鉴定,定名为“东丰型”梅花鹿。“东丰梅花鹿”利用当地类型,从1972年起,经过5个世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的。夏毛呈棕黄色、花斑大小不一致、无背线或背线不明显。上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为3.66kg,成年公鹿体重约128kg;成年母鹿体重约75kg,属梅花鹿中型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家家禽品种委员会审定。

 1.1.4 兴凯湖梅花鹿

   兴凯湖梅花鹿是在1952年前苏联送给中国国家领导人的乌苏里梅花鹿种源115只(其中公鹿38只、母鹿77只)的基础上,经过多年风土驯化、4个世代系统选择培育而成。兴凯湖梅花鹿驯化程度高,饲养方式采用人工放养,属森林温地草原地区放牧型梅花鹿品种,夏毛呈棕红色,梅花斑点较大,靠背线两侧排列规整而清晰,上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为2.644kg,属梅花鹿中大型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家禽品种委员会审定。

    1.1.5  双阳梅花鹿

    是在最早梅花鹿五个类型之一“双阳梅花鹿类型”的基础上培育而成,1986年通过鉴定,上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3.0kg。

    1.1.6  西丰梅花鹿

    1995年通过辽宁省科委组织的鉴定,历经21年选育成梅花鹿品种——西丰梅花鹿。西丰梅花鹿上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3.205kg,母鹿的繁殖成活率74.56%。

    1.1.7  长白山梅花鹿品系

    1993年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历经18年选育成我国梅花鹿的第一个品系——长白山梅花鹿。该品种上锯公鹿鲜茸平均单产3.166kg,母鹿繁殖成活率81.37%。

    1.2  马鹿资源

    中国是马鹿的原产地之一,马鹿因其个体大、产茸量高、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等优势,养殖数量和养殖规模不断提高。鹿茸以粗大、肥嫩、茸头饱满而著称。马鹿资源主要饲养于东北、西北和内蒙,饲养数量大约30万只。我国人工培育马鹿品种为清原马鹿,除此之外饲养的马鹿主要有塔里木类型、天山类型、阿尔泰类型、东北类型、甘肃类型和青海类型。

    清原马鹿是70年代初期新疆天山马鹿引种到中国东北,经过30多年的风土驯化培育而成,2003年通过了国家家畜禽品种委员会审定。主要饲养于辽宁省清原县。塔里木马鹿也叫塔河马鹿,主要饲养于新疆农二师,经过40多年家养驯化繁殖,家养头数已达三万多头。天山马鹿主要饲养于伊犁、阿克苏和乌鲁木齐一带,已经成功地引种到了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利用天山马鹿对东北马鹿进行改良,在提高东北马鹿和鹿茸产量的质量方面都产生了明显的效果。阿尔泰马鹿主要饲养于阿勒泰地区的布尔津、哈巴河等县。体型高于塔里木马鹿、天山马鹿和东北马鹿,产茸量高于东北马鹿(76.26%)、天山马鹿(63.94%)。阿尔泰马鹿是一个优秀的茸用鹿种,利用它改良我国马鹿前景非常乐观,但是目前的饲养数量较少。东北马鹿主要饲养于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但目前纯种的东北马鹿比较少,主要是因新疆马夜以继日的引进、杂交繁育效果明显,饲养场注重眼前效益,而忽视了东北马鹿资源的保护。甘肃马鹿蹄小、毛色淡,为淡褐色,主要饲养于甘肃肃南。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鹿场始建于1958年,捕捉11头野生甘肃马鹿,开始人工驯养,到1963年捕捉和繁殖甘肃马鹿共39头,此后少量捕捉,以自群繁殖为主。目前甘肃马鹿饲养数量500头左右,主要靠收取鹿茸获得经济效益,是国内较大的以放牧为主要管理模式的马鹿养殖场之一。

    1.3  驯鹿资源

    我国的驯鹿饲养于大兴安岭西北部,分布在东至卡玛兰和呼玛河,南至汗玛,西至满归,北至敖鲁古雅河流域不到70平方公里的活动范围。由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民族自治乡的鄂温克族猎民进行散放式饲养,据资料介绍,我国驯鹿种群是300年年前随该部落的鄂温克人为躲避战乱迁徒到此,这一驯鹿种群在大兴安岭当地的生态环境中,经过数百年的封闭、隔离饲养,形成了其特有的生活习性,也是栖息在最南部少有的驯鹿种群。目前,这群驯鹿分别被当地五个猎民点的鄂温克人驯养,每个猎民点的饲养数量分别在几十只到几百只不等。驯鹿是当地鄂温克人重要的生产资料,除为其狩猎、放牧和迁移提供役用外,还供茸用、奶用,一般情况下,猎民很少屠宰驯鹿来提供食物。据统计,目前驯鹿总头数约在800头左右,是80年代的60%,并且数量仍呈下降趋势。

    2  我国茸鹿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养鹿业得到快速发展,养殖规模和整体效益大幅度提高。我国茸鹿存栏数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年产鹿茸近500吨,占世界鹿茸产量的45%,年出口鹿茸及其制品创汇10亿美元,约占世界贸易的60%。

    2.1  多样化的开发产品,为养鹿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自亚洲金融风暴之后,随着鹿茸市场的低糜,人们在逐渐探讨鹿产品的深加工方式,鹿茸、鹿鞭、鹿心、鹿胎、鹿茸血、鹿皮、鹿肉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提上了日程,现在主要有五大类型产品,即酒类、药品类、食品类、化装品类和其它副产品类,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消费,满足了不同的消费群体,促进了养鹿业的发展。

    鹿茸作为鹿类的主要产品,用于人类的医药保健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的中国鹿茸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鹿茸、鹿肉的市场需求与日俱增,这一切都为中国养鹿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2.2  发挥资源优势,优良品种鹿种源基地为养鹿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国有很多优良的鹿类资源,东丰梅花鹿、兴凯湖梅花鹿、敖东梅花鹿、四平梅花鹿、天山马鹿清原品种等优良的鹿类品种陆续通过了品种审定,建立了其种源基地。如果在这些优良的资源基础上建立几个良种繁育场,推行良种繁育制度,将提高现有鹿有种群质量,促进全国鹿业在优质、高产、高效的轨道上再进一步。

    2.3  鹿肉生产将会推动养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传统的中国养鹿业,多以茸用为主,由于鹿肉质地鲜嫩、营养高于牛羊肉,适口性强、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是值得开发的鹿产品。近期新西兰年产鹿肉数万吨,出口5000吨以上;北欧年产鹿肉数十万吨,而我国鹿肉生产多被忽视。实际上中国马鹿的产肉率较高,合理开发利用很有潜力,应在提高产茸率的同时,提高产肉率,最好能在适宜地区培养茸肉兼用型鹿。这样,当鹿茸滞销时,生产一定数量的鹿肉,也不失为养鹿经济效益的一大补充。为确保养鹿业持续发展,需要加强鹿的育种工作,由国家质检部门及养鹿协会实施有效的行业监控,提高优良种鹿利用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4  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养鹿业的健康发展

    据统计,“八五”以来,我国有关茸鹿的科研成果30余项,梅花鹿、马鹿的营养、遗传、繁殖、饲养管理等科研成果应用于茸鹿养殖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了养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马鹿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鹿结核、肠毒血症、坏死杆菌病疫苗的应用;鹿茸冷冻干燥技术的应用;鹿茸发生、再生机理的研究;CA增茸素、营养调控剂的应用,推动了养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现在分子育种技术逐步应用于我国茸鹿养殖业,综合缩短了遗传进程,实现了定向培育。

    2.5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为养鹿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要使中国养鹿业在世界鹿业立于不败之地,首要任务是培养热爱养鹿业、掌握鹿的繁育饲养、经营管理、鹿病防治和鹿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专业骨干队伍,依靠这支队伍组织带动全国鹿业大军,促进茸鹿养殖、鹿产品加工与经贸活动配套的养鹿产业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