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鹿不孕症起因和防治方法
栏目: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2021-09-06 09:57

 
母鹿不孕症是妨碍母鹿繁殖的一种综合性的生殖器官疾病。母鹿不孕,既加大了饲养成本,又影响鹿群的周转,给鹿业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本文从发生原因和对策进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
 
1 不孕原因
 
母鹿不孕症发病的原因较多,多数是由于繁殖过程中某一环节被破坏引起。
 
1.1 先天性不孕
 
多表现永久性不孕。如胚胎型,生殖器官发育不全或缺陷,母鹿的两性同体及近亲繁殖所生后代的遗传性疾病等。
 
1.2 后天性不孕
 
指母鹿与周围环境的平衡统一遭到破坏,致使母鹿生殖机能受到影响,导致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不孕。在诸多后天性不孕中,饲养管理性不孕占有较大的比例。
 
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引起母鹿不孕的实例很多。
 
精、粗饲料喂量不足,各种营养缺乏,母鹿体质消瘦,卵泡发育停止或萎缩。突出表现是在冬、春季节饲料量不足,不能满足母鹿正常繁殖的需要,尤其是断乳至育成阶段的幼龄母鹿,因为饲料喂量不足,各种营养缺乏,影响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阻碍了生殖器官的发育而引起不孕。
 
饲料单一、营养不全。特别是冬、春两季青饲料缺乏,蛋白质和维生素不足,尤以维生素A和维生素E严重不足,同时矿物质(钙、磷)和微量元素的缺乏或比例不当,而引起母鹿不孕。
 
饲喂过多的能量饲料。尤其在饲养条件下,母鹿运动量不足。过多的能量使母鹿体内脂肪过剩,鹿体肥胖,造成卵巢周围脂肪沉积或浸润,而导致不孕。喂饲发霉、变质或有毒饲料,造成机体慢性或急性中毒,毒素可直接或间接毒害生殖器官,使正常生殖机能和激素分泌紊乱,引起母鹿不孕。
 
管理不当。圈小鹿多,密度过大,饲槽容量小或摆放不合理,导致母鹿群中以强凌弱,母鹿草料不足,体质瘦弱;母鹿哺乳期过长,到配种期体况尚未得到恢复;参加配种的公鹿食欲下降,追逐母鹿,加之配种过度,体质消耗大,配种后期精液品质降低。
 
1.3 环境性不孕
 
母鹿的繁殖过程中受当地气温、光照、湿度等水土气候的影响,当以适应了环境突然改变引起机体的应激,导致神经系统、垂体、内分泌、生殖机能调节紊乱,可引起母鹿不孕,
 
1.4 技术性不孕
 
因繁殖技术不规范造成的不孕。人工授精室、授精用器械消毒不彻底或临时消毒时用刺激、挥发性消毒药品,如来苏儿、福尔马林等,影响了精子的活力,致使母鹿受精率降低。
 
精液在运输、保存和解冻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使精子活力降低或死亡。
 
输精过程操作粗暴,刺伤子宫颈或子宫而引起损伤、出血及感染。 由于各种应激因子的作用,在母鹿胚胎(合子)未附殖(着床)前,引起胚胎死亡后被吸收。  
 
1.5 疾病性不孕  
 
母鹿患某些疾病引起的不孕。如患有生殖器官的疾病、中毒性疾病、寄生虫病和传染病、代谢性疾病,其他疾病如前胃弛缓、瘤胃积食(酸中毒)等。在疾病性不孕中最常见的是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不孕,应引起重视。
 
1.6 老龄性不孕及免疫性不孕
 
机体状况和生殖机能达不到生殖状态。  
 
2 防治措施
 
为了提高繁殖率,降低饲养成本,抓住突出防治重点,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2.1 要做好母鹿的普查工作
 
摸清老年、体弱和历年有繁殖障碍的母鹿,查对母鹿卡片、耳号、配种繁殖记录等,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淘汰永久性不孕的母鹿。
 
2.2 做好鹿群的饲养管理
 
搞好各种树叶的收集,胡萝卜、青贮饲料等饲料的贮藏。防止雨淋、日晒和霉烂;按母鹿繁殖各阶段制定日粮标准,合理搭配饲料,尽量做到多样化,全年不断青饲料,保证饲料营养全价;防止母鹿过肥或过瘦,按强弱、大小合理组群,防止圈养鹿密度过大。饲槽容量与摆放的位置合理。保证每只鹿的进食和饮水。同时减少各种人为应激,建立良好生产环境。
 
2.3 授精人员要严格遵守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正确应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减少因技术失误造成的不孕。
 
2.4 每年定期对鹿群进行随抽样或全群的检疫
 
搞好驱虫和免疫工作,对患传染病而不能治愈的母鹿(结核病、布氏杆菌病)应淘汰,并做无害化处理;对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的母鹿,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