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泡酒:冬天泡酒有讲究,喝点鹿茸酒过新年
栏目: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2020-11-19 10:03
 
眼下,正是泡药酒的好时机。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团坐在一起,在寒冷的冬季喝上一口自己泡的药酒,既可暖身,同时又可以对身体有所补益。
 
但是泡药酒还是要讲究的,下面一起看看吧~
 
一、泡酒泡的时间越久越好吗?
 
其实泡酒一个月即可,大家认为白酒是陈年的香,但药酒不是,泡时间长了,还会有副作用。一般来说,室温在20℃左右、较为干燥的条件下,药材浸泡一般应为15天至30天,其间,可每天搅拌1次,到期泡成后,过滤取酒液饮用即可。药酒泡了一个月以上,如果药材没有取出,并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还会造成药物有效成分被水解,但人参、黄芪、当归等受影响不大,可多泡几天。
 
二、什么白酒都能泡药酒?
 
50度以上白酒效果最佳,泡药的白酒也要慎选,最好采用50度以上的白酒,这样比较容易浸出药材的有效成分。药材与酒的比例通常为1:10至1:20,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比如,质地较松软的药材如枸杞子,其吸水性强,可多加酒;质地坚实的药材如人参,其吸水性差,可少加些酒。因酒精挥发外加药材中水分溶出,药酒的酒精浓度会降低,50度的白酒待泡至可以饮用时,大致只有38度了,口感会温和很多。
 
三、泡酒好方推荐
 
1、补气类药材
 
人参、白术、山药、黄芪、党参、西洋参,可补脾益肺,主脾肺气虚。
 
2、活血化瘀类药材
 
丹参、益母草、牛膝、红花、川芎、郁金、田七、桑寄生、丹参,有疏通血脉、化消淤血、促进血行的好处。
 
3、养血类药材
 
当归、桑葚、桂圆、何首乌、熟地、鸡血藤,有助补心益肝,主血虚。
 
四、泡酒要注意
 
1、药酒就菜进餐
 
很多人在聚餐时会拿出精心泡制的药酒与亲友分享,这其实是不对的,药酒本身是有药效的,通常情况下不能在吃饭时服药,药酒的服用同样应遵守这一规则,吃饭时喝药酒不仅会对消化道产生刺激,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2、喝药酒多多益善
 
药酒须控制剂量,古代医家曾明确指出:“药酒补虚损,宜少服,取缓效。”服用药酒要根据个人对酒的耐受力,一般每次服用15~30毫升,早晚各饮1次或每日3次为宜。与过量服用白酒不同,大量服用药酒的后果与过量服用药品相同,将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药酒越陈越好
 
很多人误以为酒是陈的香,药酒也应泡得越久越好。事实并非如此,饮药酒要注意时效,储存得当,一般优质酒以储藏4~5年为最佳。如果继续储存,会使酒精度下降,酒味变淡,香气消失,药效也会受到影响。若出现大量沉淀物或已酸败变质,则绝对不能再饮用。